首页
搜索 搜索

腰椎手术有风险吗能治好吗_腰椎手术有风险吗

互联网     2023-04-25 06:41:33


(资料图)

有很多患者被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、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滑脱症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,他们本应选择手术,却因为害怕手术而继续受疾病折磨。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下肢麻木、活动受限(一瘸一拐)等后遗症。害怕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害怕手术风险和术后疼痛。这里专家就简单介绍一下手术的风险和术后的痛苦,给大家做决定提供一些参考。1.关于手术的风险首先要说明的是,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,这是非常公认的一句话。但是有什么风险呢?风险有多大?它的发病率是多少?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。其实腰椎手术的风险涉及面很广,可以总结为:第一是麻醉过程中的风险;二是操作过程中的风险;三是手术后的风险;第四是并发疾病的风险。我简单描述一下患者最关心的最常见的手术风险。1.麻醉风险任何手术都必须麻醉。目前腰椎手术主要选择全身麻醉,即气管插管、呼吸机维持呼吸、静脉麻醉或静脉麻醉与气管吸入(麻药)相结合。这些药物非常安全,易于控制。另外,随着科技的进步,术中实时监测心肺功能和出血量是非常安全的。但风险依然存在,如药物过敏反应、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、因个体差异和对药物敏感性不同而导致的用药过量等。这些因素是不可预测的。此外,手术中也有导致损伤的因素,如气道和声门的损伤,食物或消化液反流引起的反流气管和肺的损伤,最后导致肺炎。这里不细说麻醉的风险,重点说一下手术过程的风险。2、手术操作的风险腰椎疾病均累及马尾或神经根。马尾是什么?人体发育成熟后,脊髓的最低点在第二腰椎体的下缘,从脊髓发出的神经被下面的硬脑膜所包围。因为这些神经数量众多,形状像马尾,所以称为马尾神经。马尾神经下行,在相应节段形成神经孔,硬脑膜在神经孔形成前已形成神经根。无论是马尾神经还是神经根都与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有关。中央前突主要压迫马尾神经,向一侧倾斜时压迫一侧的神经根。腰椎管狭窄症的原因很多,主要有腰椎间盘突出、黄韧带肥厚、骨质增生等。手术的目的是缓解这些压迫因素。那么,手术过程中就有神经根损伤的风险。神经根长时间受压后会失去原有的正常解剖结构,难以辨认,造成术中意外损伤,或因术中过度压迫神经根,切断前方压迫物时必须将已被压迫的神经根拉离,造成牵拉性损伤,神经根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性功能障碍(瘫痪)。单个神经根的损伤就是不完全瘫痪,最后的结果就是麻木,走路一瘸一拐。患者病程越长,手术难度越大,这种神经根损伤的风险就越大。那么,这种风险的发生率有多高呢?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比例。一般认为其发生率为千分之几。需要注意的是,手术风险比与个体风险关系不大,千分之一的风险率是针对群体的。如果发生这种不幸的事情,对于发生的患者来说,那就是100%。医生做1000台手术,前999个病人没有神经根损伤,所以第1000个病人不一定会有神经根损伤。反过来,第一个有并发症,不代表999之后就没有并发症了。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也是操作者的体验,也是大家关心的。上海新华医院手术量大,经验丰富,所以腰椎手术的安全性还是很好的

此外,最常见的损伤是硬脑膜,这是一种包围脊髓和马尾神经的致密膜。里面有脑脊液,脊髓和神经通过漂浮在脑脊液中得到保护。硬脑膜损伤导致脑脊液漏,并不可怕,一般可以治愈,严重程度也不严重。3.术后风险术后风险主要是感染,任何手术都有感染的风险。细菌的来源可以通过手术时空气的流动或手术器械侵入体内。目前上海新华医院的骨科手术室都配备了层流设备,可以做到空气中几乎没有细菌的环境。消毒设备和技术都很好,这种通过空气和设备感染的概率很低。手术前,有些病人体内可能有细菌,但由于抵抗力强,不会发病。手术后人体抵抗力下降,发生感染。总之感染的风险已经很低了,感染后的治疗也不是很难,治愈率很高。另外,内植物钉和棒的骨折,很多患者在手术中需要内固定。目前,钉杆系统应用最为广泛。钉棒固定的目的是暂时固定椎间盘切除后不稳定的椎体,同时手术会涉及到植骨,这是椎间融合的基础。钉杆的融合会失去作用,目的也就达到了。如果没有融合,钉杆在长期受力和疲劳后会断裂。4、并发疾病的风险腰椎疾病患者多为老年患者,老年患者常伴有全身其他脏器的疾病。最常见的疾病是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功能不全、肺功能不全和骨质疏松症。其中,心肺功能不全是影响手术最危险的因素。手术本身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创伤,只是因为患者麻醉后没有疼痛。这种创伤不仅会导致心肺功能障碍,还会导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和水电解质失衡,严重者会出现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幸运的是,由于科技的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,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安全度过手术的危险期。重症监护室(ICU)的建立,使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也能接受手术,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X 关闭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1 欧洲制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