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大一上的第一节古代文学课,我很不满意,因为上课的老师居然用简化字写板书
(资料图)
【本文来自《汉字繁简之争 文化自伐可休矣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以前参加汉字国际编码工作的时候,在一起开会的一个台湾人说,大陆的简化字不好,比如“廠”字简化成“厂”,站都站不稳了。但是他不知道的是,“廠”字简化成“厂”,只是借用了一个现成的字形。古代就已经有“厂”字了,是“庵”的异体。很多人给自己起字号“某厂”,其实就是“某庵”。
我支不支持恢复繁体字?我可以很明确地说:不支持。但是我大一上的第一节古代文学课,我就很不满意,因为上课的老师,居然用简化字写板书!!!堂堂985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,怎么可以用简化字写板书!!!
那位老师,后来成了我本科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导师。他师从程千帆先生,写得一手好诗,在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研究上也颇有建树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本科生的古代文学课上用简化字写板书。
其实那时候,刚大一,我只能说认得一些繁体字,其实还并不能写。是专门抄了一篇《读书说示中文系诸生》,才基本掌握了繁体字。再后来,繁体字不过就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了,那不过就是一个工具,哪怕是甲骨文,归根结底也是要放进甲骨文献里去进行研究的。所以现在大家常说“出土文献与古文字”,而不仅仅是古文字。所以等自己到了这个水平,我才能理解当年的古代文学课为什么用简化字而不是繁体字写板书。
识繁用简,就四个字,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现在瞎扯的很多问题,根本没必要恢复繁体字。
大家其实可以留意一下,隔三差五出来嚷嚷恢复繁体字的,即便是顶着什么专家学者头衔的,里面有没有一个是中文系的专家学者?显然是没有的。历史系呢?应该也不会有。按理说,所有学科当中,跟繁体字打交道最多的,也就是中文和历史专业了。为啥这俩专业没有老师和学生出来给繁体字嚷两句?因为文史专业是正儿八经在用繁体字的,所以繁体字本来就没啥大不了的,根本不需要什么上纲上线。
这老哥前面给汉字说了那么多溢美之辞,其实反映出来的,是对汉字本身没有太多的了解。也正是因为并不真正不了解,所以才对汉字有过多的幻想。汉字发展到了现代汉字阶段,表音、表意的功能都已经弱化。一个声旁放在不同的形声字里,读音经常不一样,这是历史发展造成的。而表意功能在隶变之后,很多字早就无法表意了。其实在隶变之前,哪怕是战国人、春秋人写“敢”字,恐怕都已经不知道“敢”字的字形表达的是啥意思了。其实就哪怕我们最喜欢说的“日月”象形,你找个不识字的小孩或者老外来问问,他能看得出哪个是日,哪个是月?还有比如“鄧”把声旁写作符号“又”,“權”的声旁也写作“又”,这都是汉字的记号化。
而繁简,本来就是汉字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的事情。甲骨文实际上就是商代文字的一种简化写法,这跟商代用在庄重场合的金文相比就能看得出来了。
至于说大陆港台用繁用简不同,这大可放心,据说以前台湾盗版大陆的书籍,都要改成繁体,后来嫌麻烦,干脆拿来就直接盗印了,也没听说台湾人看盗版简化字书籍,销量会下降。两岸三地,最后必然是用简化字统一的,这就是新时代的书同文。跟文字是否有优劣无关,这就是大一统国家推行的政令而已。